Sunday, May 20, 2007

協助助孩子看待過程


父母的角色是協助他如何看待,如何詮釋事情,結論必須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用反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經由孩子思考得出的結論,才會成為孩子的相信系統。


兒子八年級時,有次下課後,留在學校參加西洋棋特別活動。我去接他時,他一臉苦瓜。一見到我就說:
「我不知道要不要怪大衛?」
「為什麼?」
「我下棋時,碰到一個難題,他幫我出主意,我下了以後就一直輸。」
「你輸了,很沮喪,對不對?」
「嗯!」
「你從下午三點到五點下棋下得趕開不開心?」
「很開心啊!」
「玩得很開心,頭腦動了很多下,我想那是最重要的。你覺得呢?」
「嗯!其實輸贏真得沒那麼重要。」(臉部表情已不再沮喪了)
我接著又問他:「大衛給建議,是你請他給的嗎?」
「嗯,我當時很困惑。」
「他給你建議,要不要採用,是誰在做決定?」

「我自己!」

「那真要怪,要怪誰?」

「我。可是我那時來不及想,老師已經來了叫我趕快下。」
「嗯,這證明你的功力仍不夠好,才會困惑,你就承認吧,沒什麼好丟臉的,表示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是啊,我是沒有大衛厲害,我下回找他多下幾次,也許他有些東西我可以向他學習。」

「還要怪大衛嗎?」

「沒有啦。」

所以當孩子因一件事生氣懊惱時,先接受他的情緒,父母的角色是協助他如何看待,如何詮釋事情,結論必須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用反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經由孩子思考得出的結論,才會成為孩子的相信系統。不要用「大衛好心幫你,怎麼可以生氣他。」「自己下輸了,不可以怪別人。」「大衛是你的好朋友,小事而已,不要怪他。」等等說詞,幫孩子決定他要不要生氣。孩子四、五歲以後,都可以這種方法引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