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4, 2007

從認知發展談幼兒管教--錄音整理之一

曾對一組有0-5歲的爸爸媽媽做了一個從認知發展談幼兒管教的講座。承蒙朋友把錄音整理出來。全部内容將陸續登出。


今天講幼兒認知發展這樣一個主題,是想協助你們了解孩子的小腦袋是怎麼樣在想事情,你們就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態度去面對他了解了以後,你們會覺得我的孩子其實沒有問題,很多孩子都會這樣子而放心不少。而且當你換個輕鬆的態度去看他的種種,你在跟他互動的時候,比較不容易動怒,不會一下子就生氣了。

我想,你們的孩子有些可能比較大一點,不過我還是從0歲開始跟大家介紹,讓大家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
孩子的認知發展,第一個階段,叫作感覺動作的階段 (Sensori-Motor Stage),當然講這個名詞你們可以不用記它,最主要的是0~2歲的孩子,甚至0~5歲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是要讓他多聽、多看,然後,聞、嘗、摸,就是我們所說的五官的感覺,是他最需要的。對他來說,是認識這個周圍環境裏需要用的各種方法。
所以你們可能發現你們的孩子在走路之前,都還在被你抱來抱去的時候,還比較好應付他,可是等到他開始爬的時候,你就發現他要到處摸,到處看,會走路了以後,更是家裏每一個地方都要去,尤其是媽媽在的地方最想去,像廚房。媽媽如果呆在廚房,他就一定要跟著去,然後到處都要摸,到處的抽屜都要開。為什麼?這就是要滿足他的一個認知,求知的欲望,就是這種力量在驅動他去做那些行為,而他能做的就是靠他的五官摸索、聽、看。

對他本身來講,這些行為都是對的,因為他在探索,想學習。可是對我們父母來講,為什麼你會在處理上覺得比較辛苦,因為他不知道東西安不安全,有些東西到底可不可摸,摸了會不會發生危險,他們沒有判斷的能力。另外像一些擺設,對你們來說有多大的價值,他也不知道,他沒有價值觀念,對你來講可能是媽媽送的,或者是你們夫妻去蜜月旅行買的一個紀念品,擺在那裏看,你就會不時的想起當初你們甜蜜的時光,如果孩子拿起來往地上摔,把它摔破了,你又心急,又心痛,罵他,他也是一臉茫然,因為對他講,東西拿到,不小心會破,不是故意要去弄破,可是對你們來講,為什麼會又急又痛?因為那個東西對你們有意義,有價值。可是你的小孩不知道這件事,他只想到那個東西看起來很漂亮,他想去摸,可是他在摸的過程中,他的手眼協調沒有那麼好,所以他一滑手,就會打破。

如果你們想避免這些情況的話,你就要知道,家裏一些對你比較有重大意義或者比較有價值的東西,在你的孩子幼兒階段,盡量收起來,不要放在很明顯的地方,而且你如果說,我叮嚀過他,這個東西你不要去碰,可是你越講,他就越要去摸,因為他會覺得媽媽說這個東西不要碰,不知道碰了會怎樣,就要去試試看,他就是會有這樣的一個好奇心。

所以0~5歲是小孩子的好奇心非常旺盛的時候,有一個會促使他到處去摸,到處去看的動力,所以家裏要提供他一個可以很自在,沒有憂慮的探索的環境,後面不會有媽媽拼命地在叫:“不要這樣子”,“不要過去”。提供這樣一個情境是你的責任,所以家裏該收的東西就要收,危險的東西要把它弄得很安全,一些抽屜,不想讓他打開就要鎖起來,市面上不是有很多保護兒童安全的各種裝備嗎?你可以安置就把它安置,這樣你安心,小孩子在家裏活動也放心,這是第一個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想法。

小孩子在一歲之前,很多媽媽會問到一個問題,小孩子在哭的時候,我可不可以抱?理論上分兩派,一種是不要抱,抱了你就是在寵他,你就會讓他養成讓人抱的習慣,可是另外一派主張要抱,因爲相信小孩子在0~1歲時,心裏層面上正在發展一種是安全感,一種對人信任的感覺。

想想看,一個孩子在媽媽的子宮裏,就是被保護的,就那麼一個小空間裏,他那種感覺是很安全的,很溫暖。等到他出生了,是這麼大一個空間,還有燈光明暗的刺激、聲音大小,這些對他來說是很不習慣的。有些孩子可能適應度比較快,很快能夠接受,不會隨便哭鬧。可是每個孩子接受外界刺激的反應不一樣,所以你的孩子碰巧是那種會一直哭的,然後你抱他起來,他就會很安靜,很舒服的躺在你懷裏睡覺的話,我建議你,在0~1歲之間,要多抱他。

0~6個月他對外界的認知,還有很多的問號,媽媽抱著他,他就很舒服,很有安全感,這是他最迫切需要的感覺,所以你一定要給他。抱也不會要一直抱到一歲,為什麼?因為孩子到五、六個月大,開始會翻身,會爬的時候,他開始有能力去探索這個世界,你如果要抱他,他有時候也會掙紮,所以不是你想抱他,他就會一直讓你抱著。

0~1歲的孩子,在認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質,就是物質恒久性,這個名詞的意義就是說,孩子會以為他的東西只要不在我的面前,就不再存在了。所以媽媽一旦走開,他就哭得好大聲,因為他覺得你已經不見了,可是當你回來,他又很開心,然後你不見了,他又要哭,一直到一歲以後,他才會知道即使東西不在眼前了,但還是存在的。這就是爲什麽五個月大的時候,你跟他玩peek-a-boo的遊戲,他會非常的開心。因為他覺得你突然不見,又突然出現,十分有趣。

一歲的時候有另外一個認知的特質,發現他跟媽媽是不同的個體,在那之前,小孩認為他跟媽媽是一體的,所以等到他開始會走路,開始有這種物質恒久的特性的時候,他突然發現我跟媽媽原來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可是這樣的現象對他來講是好還是不好?其實對他本身來講是好的,他突然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的個體,他很高興,可是心裏又會很焦慮,為什麼?我跟媽媽不一樣,這個世界完全要靠我自己,我還是會擔憂,還是會擔心,這就是我們心理學上講的“分離的焦慮”。

分離的焦慮就是一方面高興自己可以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又捨不得和媽媽分開。所以,在這個階段,可能是1~2歲之間,你會發現小孩子,如果你要送他去別人家,比如說保姆家,然後跟他說再見,他都會哭得很大聲,他捨不得跟你分開,這就是我們說的一種分離的焦慮。這樣的一個情況,是無可避免的。你們都要上班,都要把小孩子送出去,現在有些是公婆或者爸爸媽媽在家裏,幫你們帶孩子,這是很幸運的,你們出門和孩子說再見,有時候孩子還是會哭一下,久了之後他就會習慣了,但是那哭一下其實就是在那一刹那他捨不得離開你,你們也不用太心疼,不用覺得這樣跟孩子分開,會不會讓孩子心裏有問題?不會。沒有那麼嚴重。就像我們大人一樣,跟父母,朋友分開,也會捨不得,那就是分離的焦慮一種延續,只是我們知道怎麼去克制,但是小孩子會用哭直接表現。

在這個階段,很多媽媽就是因為小孩子有這個分離的焦慮,常常要和孩子分開的時候就會偷跑,當她把孩子送到朋友家的時候,趁他在玩,就想偷跑,因爲跟他說再見,他就會哭,所以甘脆不跟他說再見就跑了,等孩子轉身一看,媽媽不在了,會哭,也不管了,反正也沒聽到,就沒有罪惡感。但是,我建議不要這樣做。如果曾經做過的話,你的孩子要跟你分開的反應會更加激烈,會特別害怕。如果你跟他說媽媽一定要走,一定要跟他分開,但是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跟他做這樣的保證,然後你真的回來接他了,他會慢慢從這個過程中知道,我跟媽媽分開是必然的,可是媽媽一定會回來接我,他對你就產生了信任,他心裏也感覺很安全,因爲他知道我有什麼東西可以等待。如果你在他玩得很開心的時候跑掉,到下午你還是會出現,可是對你的小孩子就是一個沒有辦法預測的事情,所以事實上會增加他的焦慮。因此,你們如果曾經偷跑過,你們的孩子到現在還是跟你分不開的話,那是很正常的。

所有在成長中的孩子,對于他外在的環境,如果可以讓他先預知的話,他心裏的安全感會比較高。如果你能事先讓你的孩子知道明天等一下或明天要做或會發生的事情,凡事可以預測,表示他比較能掌控自己,這樣的感覺會讓他較有安全感。所以你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晚上睡覺時跟他說,明天要做什麼事情啊,吃什麼早飯啊,我們要去上學,去了學校之後,可以做什麼事情,稍微跟他提一下,那他會知道我有什麼事情可以期待。當然,唯一例外的是,你的孩子如果很怕看醫生,明天正好要看醫生的話,那就不要在晚上跟他說,否則那個晚上他就會睡不好覺,就開始擔心明天我要看醫生。你隔天早上還是可以跟他說,你可以跟他說今天放學媽媽來接你,我們有個門診,他還是會害怕,但是最起碼他會有個心理準備。所以你跟你孩子互動的時候,你可以多說一些你們要做的事情,這樣他比較會有安全感,同時對你也比較信任。這是0~2歲這一個階段應該注意的。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下棋

兒子七歲時,有 一陣子迷上下西洋棋。那時,我剛好在玩具店打折時,買了一副西洋棋,憑著小時候記憶中的經驗陪他玩。西洋棋的一些基本規則,兒子一下子就學會,只因是新手,再加上媽媽畢竟年長了三十多歲,兒子屢戰屢敗,常常眼淚汪汪,有時甚至大哭:「又輸了!」

哭歸哭,但他仍每天要求我陪他玩,甚至一天下了兩、三盤。先生下班回來,聽說孩子又哭了,很心疼,暗示我要故意輸他幾次,免得孩子失去信心,對西洋棋失去興趣。

因為兒子四歲時,我們教他玩五子棋。一開始為了提高他的興趣,五盤棋總是贏二輸三,或是贏三輸二,有輸有贏,兒子果真歡喜,每天纏著我或先生陪他玩,進步神速,後來,我這啟蒙老師都不是他的對手。

可是到了下西洋棋的時候,實在是自己棋藝太差,想要不著痕跡地輸他,都不太可能 ,而且兒子也說:「你故意給我吃,我也不要。」他有他自己的自尊心,加上他已經七歲了,我希望他可以慢慢學習去承受失敗與克服挫折。所以當他哭的時候,我沒有說:「輸了就輸了,有什麼好哭的!只是在玩而已。」而是鼓勵他:「 輸了,才有機會進步。」然後陪他上圖書館,借了一些有關西洋棋的書,母子兩人一同研究,很開心地把書中的一些 符號弄懂。

自此以後,兒子每次在書中學到一招半式,就來找我試試。「又輸了!」卻從中領會書裡的招式是死板的,要活用的是自己的頭腦。

先生則採用他自己的方式,陪孩子下棋,一面分析每一著棋會生的變化,教兒子不只注意自己的佈局,也注意到對方的用心和攻勢,效果非凡。如此幾個月以後,我又成了兒子的手下敗將。

在兒子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學會下西洋棋,無形中,他更學會很多寶貴的東西。如「起手無回」;下錯了棋子,不能反悔。自己犯的錯,要勇敢地去面對和承擔,而且犯了錯,並不是件嚴重的事情,重要的是想辦法去補救它 。從最有威力的皇后被吃掉,不一定會輸,他體會到團隊力量(騎士,主教、小卒等的結合)遠勝於個體(皇后)。最重要的是他領略到學任何東西,只要天天練習,就可以慢慢進步。

當然這些附帶結果,兒子自己並不十分清楚。下棋對他而言,就是和爸爸、媽媽或妹妹一起「玩」的樂事。我呢?也不在意他能了解多少那些道理。因為這段下棋的時光,是全家一起同樂的寶貴歲月,我們都很珍惜。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吃飯,皇帝大(之三)

有媽媽問說:「孩子一頓飯吃好久,一開電視,十五分鐘就吃完了,這麽做好不好?」我的意見是否定的。這樣不僅會養成孩子看電視的習慣,孩子不知所食,還會錯過對食物味道的認知機會,而最可惜的是,你没能在這一段時間和孩子好好的互動。然而,如果媽媽仍然想不開,每天為了三餐和孩子掙扎(在意孩子吃不吃、吃多少、吃什麼),傷了親子和氣,那麽就看電視吧!希望看電視只是短期的折衷做法。

談到吃飯的禮儀,幼兒階段要不要有所要求,可以要求到什麽程度,有各種説法,育兒書上也一定有許多的建議,在採用意見時,爸媽應該把握幾個要領:
一、禮儀或規矩的介紹,應多鼓勵,而不是強迫和責駡。
二、注重禮儀或規矩的結果,孩子變得不愛吃飯,就要反省,是不是操之過急或方法不對。
三、想清楚,幼兒階段,高高興興吃飯,以及為了禮儀氣呼呼的吃飯,孰重孰輕?

台灣俗語:「吃飯,皇帝大」,我們的文化裡對吃飯的看重可想而知。每次聽到媽媽們談到爲了吃飯弄得母子失和或夫妻反目時,就很感慨。想起小時候,五個兄弟姐妹吃飯時熱鬧哄哄的,很快樂。現代家庭人口少,只有一個小孩的家庭,更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殊不知你殷切關注的眼神,常是孩子吃不下的壓力。我常告訴父母們,孩子不愛吃飯的情況上學以後會好轉(有同伴一起吃,活動量也加大)。青春期更是「可怕」,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肚子好餓!」漫畫裡更誇張,形容他們可以一次吃掉半個冰箱,所以不要為現在的吃飯問題擔心。

不過以父母的角色而言,我個人認爲吃飯這件事要在意的應該是:
一、營造一個快樂吃飯的情境,這將會是日後親子溝通的好時刻。
二、提供嘗試各種食物和分辨味道的機會,如讓孩子吃蘋果、葡萄、草莓,去感受不同的甜味。
三、教導孩子愛物惜物的觀念,培養不浪費的好習慣。
四、教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了解食物的取捨對身體的影響和重要。

我家兩個孩子不偏食、不浪費,吃飯也成了想法交流的快樂時光,就是應用這些觀念的結果。

Saturday, December 8, 2007

吃飯,皇帝大(之二)

吃多少才算夠

有位媽媽描述她在家和不到二歲孩子奮戰的情形:「吃飯時間不肯吃,過不久又叫餓。怕他正餐吃不下,吃飯前一小時他肚子餓了,也不敢給他吃東西。但餓著了他,真正吃飯時又吃不多,真不知如何是好?」
我告訴她,幼兒肚子餓的時間,和我們大人是不同的。嬰兒期,三、四個小時喝一次奶,吃了固體食物之後,仍會延續少量多餐的習慣,這是很正常的情形。至於育兒書上提到定時定量,是為了配合大人的作息時間,不一定是孩子的需求。少量多餐最終會發展成三餐的模式,只是需要給孩子一點時間去調適。這也是為什麽學校會有點心時間。如果爸媽仍不放心或不方便,堅持三餐原則,那麽孩子肚子餓了,還是先給一些簡單的食物,如水果填一下肚子吧!否則餓過頭了,孩子食慾也會減低。

每一個孩子的胃口都不同,孩子吃得下的量就是足夠的量。有些媽媽看到朋友家同年齡的孩子每餐都吃一碗,也就餵自己的孩子每餐一碗飯。孩子有時吃得完,吃不完時硬塞也没用,弄得母子都很折騰。
定量的說法,我不太認同,可以知道孩子大概能吃多少,但不是每一次都要相同。將心比心,我們自己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為什麽卻要求孩子每頓飯都要胃口相同呢?更何況,那「一碗」可能本來就超出孩子的飯量,每天為了孩子吃不下焦急、生氣,不是很划不來嗎?孩子如果本來就不愛吃東西,一上桌,看到那麽一「大」碗飯等著他,想必壓力重重,再好吃的東西也吃不下。所以家有小胃口的孩子,請給少量的飯菜,讓孩子可以吃完,藉由成就感,激發他吃東西的興趣。
想提高孩子的胃口,有人會去找開胃秘方。許多媽媽都分享了經驗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過程。有的讓孩子剝豆子、有的炒菜、有的烤麵包、有的下水餃、滿足了孩子喜歡模仿媽媽的心理,也讓孩子有了自己也可有所貢獻的成就感,孩子吃得開心,胃口自然大開。

一餐不吃,不會傷身體

兒子五歲時,有一天我們從兒童博物舘回到家已經五點了,煮好晚餐,兩個孩子一上餐桌,異口同聲說:「吃不下。」「吃不下就下去。」「真的可以不吃嗎?」「當然,你們的肚子你們最清楚,不餓就不需要吃。」兩人很開心的下去玩。三歲的女兒有點不放心,回來問我:「今天晚上不吃,明天早上可以吃,對不對?」看她一副認真的表情,忍不住逗她:「明天的事,明天才知道啊!我怎麽知道你明天餓不餓。」「可是,我現在不餓,明天會餓啊!明天可以吃早餐對不對?」不忍心再折磨她「不要擔心,明天會有早餐的。」女兒這才放心的走開。

孩子一餐不吃是不會傷了身體的。我發現在吃飯這件事上,若能尊重孩子,他們在飯桌上的配合度也會相對的提高。

Thursday, November 29, 2007

吃飯,皇帝大(之一)

孩子年幼的時候,吃飯問題往往是父母最困擾的問題之一。我常被問到的有:
「孩子只吃白飯、水餃皮、包子皮,其他都不吃怎麼辦?」
「孩子偏食,只吃肉不吃菜(或只吃菜不吃肉)可以嗎?」
「只喝牛奶,不吃其他的東西怎麼辦?」
「孩子一頓飯吃了好久,要不要限定時間?」
「要不要餵飯?」
「可不可以邊吃邊看電視?」
「什麼時候要注意孩子吃飯的禮貌?」

問問題的媽媽往往一臉憂心忡忡,就是擔心孩子營養不夠長不大。愈操心,自己的焦慮就愈強,無形中把壓力加在孩子身上都不自覺,飯廳成了戰場,吃飯成了母子間的拉鋸戰。套用一位媽媽的話:「日子過得好辛苦!」

改變孩子偏食習慣的方法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敏感期,是指最容易進行學習的一段期間。○到二歲是對食物的敏感期。孩子從六個月接觸固體食物以後,一直在探討自己的口味,所以做父母的在這階段多提供他嚐試各種食物的機會,可以幫忙子女未來在對食物的選擇上較具彈性,才可能避免對食物的偏執。

許多媽媽因爲擔心孩子吃太少,因而只煮孩子喜歡吃的食物,殊不知改變孩子偏食習慣的方法,就是要讓孩子有機會品嚐各式各樣的食物。孩子一開始會抗拒,可以鼓勵,不要勉強。有位媽媽提供一個妙方。每次煮飯時,有一兩道菜是孩子喜歡的,一兩道菜是孩子没吃過的,在孩子肚子餓的時候,先上没吃過的菜,孩子會比較肯去試,有時嚐了覺得不錯,就多了一項願意吃的東西。不過,提醒一下自己有偏食習慣的父母,如果你要求孩子吃你自己都不喜歡但營養的東西,孩子不吃,請不要生氣。因爲你沒有做「好」的示範。

在一場小兒科醫師的演講裡,聽到了幾個想法和大家分享:
一、 孩子一歲以後胃口自然會減少,不必強迫他吃,不然有可能會長成超胖娃娃。
二、 孩子的身體知道自己的需要,他愛吃什麽就讓他吃(不健康的零食除外),食物均衡的考量先放下。
三、 孩子吃的少,先別焦急,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每天精神奕奕,加上有定期身體檢查,就不必擔心。

希望這些看法可以舒緩父母們的擔憂。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危機也是轉機

打自孩子小的時候,碰到挫折,我鼓勵他們的話常常是:「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與其傷心、難過,不如把那些精力用來解決問題。」女兒九年級時,發生了一件“失畫記”,給了她一個實證的機會。

有一天下午三點接到她的電話:「媽媽,我需要留在畫畫課,因爲我畫了二星期的圖找不到,明天要交卷,我要趕工一下。」「畫怎麽會不見?」「不知道。整個教室找遍了,老師也幫忙找,就是沒有。」四點接她時,把她剛畫的圖給我看:「丟掉的那張比這張好太多了。二星期來,每天畫,等顔料乾了,再往上繼續塗不同的顔色,十個鐘頭的心血全没了,我……」女兒哭了起來,非常傷心。

看女兒哭,很心疼,安慰她:「不要哭。」(說完馬上後悔,犯了自己所說“不尊重孩子感受”的錯誤)「花了那麽多時間畫的圖的丟了,我很難過,爲什麽不能哭?」女兒邊哭邊抗議。「的確是件令人很傷心的事,你就哭吧。」頓了一下,我對女兒說:「圖怎麽不見的,我們不知道。但如果是有人惡意的行爲,你現在的傷心、沮喪、和生氣,可能是那個人想要的結果,讓你很miserable(慘兮兮)。」女兒竟然停止哭泣:「媽媽可不可以帶我去買一些顔料,我想晚上重畫一張。」「好哇!媽媽相信你可以畫出一張更好的。」「嗯,我可以畫一張更棒的。」

回到家,晚餐特地煮了她最愛的烏龍麵幫她打氣。從六點半到十點,整整三個半小時,歷經使用吹風機把畫吹乾,再往上一層又一層的加顔料的過程,終於完成了另一副畫。我稱讚她:「問題發生了,你沒有把精力放在沮喪、抱怨上,而能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最好的態度。」她則得意的說:「而且畫得更好。我還加了一些上一張圖沒有的細節。」可不是,危機往往就是轉機,問題一定可以解決的。

Monday, November 12, 2007

利人又利己的好事!

有位媽媽很難過的對我說:「同學的媽媽打電話來説,你的女兒數學不好,你要好好的教她,不要一直煩我女兒。」也曾有位媽媽忿忿不平的說:「現代孩子怎麽這麽壞,有問題就一直找我女兒,等我女兒有問題找她,就推説不知道。」或許是擔心教別人會花太多時間,或許怕教會了同學,成績上有了競爭對手。不管那一種理由,對不肯教他人的孩子都是一大損失。

我把聼來的事情和孩子討論,還故意反問他們:「你們爲什麽肯教同學,不怕他們比你好嗎?」兒子一副“你那是甚麽問題”的表情回答說:「把別人都教會了,周遭的朋友個個聰明,遠比不教別人,只有自己聰明而別人笨,好太多了。你喜歡有一堆笨朋友嗎?」」

女兒的理由更精彩。 她說:「教別人時,對自己最好,因爲等於複習了一次。」兒子馬上讚同:「我教了同學以後,就不用再讀了。」 女兒又說:「當自己的説法別人聼不懂時,逼自己想另一套説法,很具挑戰性。換了説法,別人懂了,很有成就感。所以教朋友是利人又利己的好事。」

把自己會的和朋友分享有這麽多好處,如果你的孩子有能力教別人,請多鼓勵他這麽做吧!

Monday, November 5, 2007

教孩子輸得起

棒球季節,有一位叫勞福的先生和兒子去看球賽。注意到有些孩子整場球賽都没出場。他的兒子告訴他爲了贏球,教練只讓最好的球員出場,其他只是備用。他替那些坐冷板凳的孩子感到難過,他去徵召那些孩子,決定組一新的球隊。孩子陸陸續續來了。球隊的規則是每一個人都要上場,每一個人都可以選他想擔當的位子。如有個又瘦又小的孩子想當投手,他就是投手。球隊的目的是大家玩得開心(play a good game and have a good time)。球隊的另一規定是父母們可以看練習,但不可看球賽。

這支球隊沒有錢買設備,練習場是一塊農場旁的荒地。第一次練習時,用汽車椅套當一壘,夾克當二壘,三壘是一堆牛糞,本壘則是塊石頭,一切非常克難。可是大家玩得很高興,尤其是尼克盜三壘,衝入牛糞時更是高潮。

愈來愈多的孩子加入,同一鎮上其他三隊的教練一起去找他,責備他搶走他們的球員,並丟下一句:「沒有人要看失敗者(Losers don’t draw crowds.) 」。的確,整個球季場場皆輸,可是每個孩子都歡歡喜喜上場,開開心心的回家。勞福的哲學是:「孩子在其一生學到的都是如何去贏,但從來沒有人教他們怎樣可以輸得起」。「孩子應該學習在面對輸的時候,知道什麽是重要的,也知道什麽是不用介意的 (Kids go all through their lives learning how to win but no one ever teaches them how to lose. They need to know what is important to lose and what isn’t important.) 」。

我在來美國第一年讀到這個故事。看到那句「沒有人教他們怎樣可以輸得起」,非常的震撼。因爲 在這個講求贏,只在乎成功的社會裏,輸和失敗是令人不能忍受的事。

難道要和孩子說輸贏都沒關係嗎?孩子會不會對比賽不當一回事,不認真?很多父母有這個疑慮。

贏,可以帶來成就感,化為動力,是好事,可以設為追求的目標,但同時應引導孩子去了解美國球隊教練最喜歡鼓舞孩子的名言:「輸贏是其次,重要的是你怎麼打這場球。」(It‘s not about whether you win or lose; it’s how you play the game.) 的真義。讓孩子明白過程中的努力與付出和結果一樣重要。把比賽當成是向他人觀摩學習的好機會,輸了正可以認清自己能力在那一個層次。比賽一定有輸有贏,重要的是協助孩子好好準備,鼓勵孩子全力以赴(Try your best!)。

Tuesday, October 30, 2007

我看不到她的心啊!

曾經在圖書館借了一卷彼得、保羅和瑪莉(Peter Paul and Mary)的錄音帶。其中有一首歌“Inside”很有意思,兒子、女兒都很喜歡。找了個機會和他們討論,我把歌詞中的“Inside”加以引申成,和我平日所說我們看一個人應看他的心 (Heart),而不是外表的道理是相同的。兒子和女兒也同意“心”是最重要的,也認爲就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kind heart)。做媽媽的,聼了孩子能這麽說,當然很高興他們這麽懂事。然而……

有一天,女兒看到鄰居二歲的小妹妹,竟然對我說:「媽媽,我不太喜歡那個女孩。」「為什麽?」「我覺得她長得不可愛。」(那天那位小女孩感冒,流著鼻涕,全身灰土土的。)兒子一旁說:「她只是長得不可愛,並不表示她是壞女孩,你怎麽可以隨便就說不喜歡她。」我也說:「是啊!我們討論過,看一個人應看她的心,而不是外表啊!」女兒聼了,急得都快哭了,很大聲的辯著說:「可是媽媽,我看不到她的心啊!」女兒的一句真心話,讓我突然領悟到,我是多麼的愚蠢。我在對一個四歲的孩子要求一件連大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得到的事。我連忙安慰她:「要能看到人的心的確不容易,慢慢學,没關係!」

在陪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孩子的逐漸懂事,我們有時會把一些不恰當的期望加諸在他們身上,而忘了孩子畢竟還是孩子。希望這個經驗的分享,可以提醒爸媽們不要操之過急,讓我們的孩子像個孩子快樂的長大吧!

Wednesday, October 10, 2007

如果孩子糾正你的口音

孩子慢慢長大,也會發現,我懂的越來越多,父母懂得越來越少。最簡單的例子,孩子會糾正我們的口音。當孩子跟你糾正發音,或笑你的發音說:「你那樣發音不對 !」你該如何反應呢?

這是我們的缺點,那也是事實啊。有些父母的反應是:「我英文講得不好,但我中文比你好 。」好像這樣扳回一城,面子上比罩得住,這樣說也沒有不對,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

如果跟孩子說:「我英文講得不好。謝謝你跟我提醒!」我們就坦白承認,沒有什麼好可恥的,孩子並不會因此而不尊重你,如果你反而說:「我那有不好,我在外面也都講得通。」反而孩子覺得你明明講不對,還不承認,反而失去更多的尊重。

如果孩子繼續這種行為,有些是年紀還小,覺得模仿別人的口音很好玩,你可以溫和地對他說:「你對我這樣,我很難過(hurt),有些事情沒有辦法改。我不希望你有這種行為。」

有些父母不講,只氣在心裡,小孩可能不能了解父母的感受。其實孩子大一點,還可以和他討論同理心。告訴他,如果別人這樣對他,他會有什麼感受? 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如果別人有缺點,我們如果可以幫忙,就幫忙,如果不能幫忙,不可以嘲笑。因為他們以後不只要面對我們,還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Friday, August 31, 2007

愛要怎麼說

有媽媽問我,她的女兒常常問她,你比較喜歡哥哥 ,還是比較喜歡我?她每次都告訴女兒,「你和哥哥都是我的心肝寶具。」可是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喜歡比較父母的愛, 而且好像覺得愛哥哥多一點,就會愛她少一點。

另外有位三個孩子的媽媽,也有同樣的困擾。有次她在書上讀到,就像切蘋果,不管我們怎麼切,不可能都一樣大,所以對小孩子也一樣,不可能絕對公平 。所以當老大老二向她抗議,她比較疼老三時,她就依樣畫葫蘆,對孩子解釋,每一個蘋果切三份,總是有大有小。老大老二 本來希望媽媽了解他們的心裡的不滿,現在更肯定他們的 疑慮:「 我們活該就是那個小塊蘋果!」

這樣講,小孩當然聽不進去。不劃蘋果,那要切什麼? 我們不是在切割。愛不是切割,愛是會愈來愈多,是加倍。

要對孩子說:我對你都是百分之百 ,愛他也是百分之百 ,只是因為每個人個性不同,互動都不一樣,有 時候要求可能不同,百分之百沒有減少,不是除法,不是一百除以三,是愈來愈多。小時候,對我爸爸一百,對我媽媽百分之百,結婚後和爸爸一百,生你以後一百,生妹妹後一百 ,愛的球愈滾愈大方。讓孩子這樣去想,愛不是利割,讓他們相信,對他們的愛不因任何一個人的存在而減少,做法可能不同。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信任

培養孩子對父母的信任,要從小事做起 。同時,做父母的也要展現你對孩子的信任,讓他們相信他們是可以被信任的。

兒子三歲 時,有一天 晚上十點多時,他突然想吃西瓜。我告訴他,家裡沒西瓜,他開始吵著要去買,我說太晚了,他仍然吵個不停,我就告訴他,「不要吵,媽媽保證明天吃過早餐後第一件事,就到超市買西瓜。媽媽答應的事情,一定做到。你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哭,另一個是媽媽講故事給你聽,但西瓜明天才有。」兒子知道媽媽是哭了也不妥協的人,所以最後是以說故事快樂收場。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餐,兒子早忘了昨晚西瓜的事件,但我提醒他,媽媽答應你要買西瓜,我們現在去買。吃西瓜時,兒子當 然很開心,我則一旁強調:「你看,媽媽答應的事情,一定會做到。」這種事情發生了兩三次以後,兒子也會用promise 來與我互動,只要他對我說 I promise(我保證) 他都會信守諾言,而我也從不去查證,母子之間有了十足的信任,他可以安心地做他的事,不怕有人像糾察隊般的看著他,我也放心,少了一份防賊似的戒心,算是一舉兩得吧!

Monday, June 4, 2007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善用同理心

跟孩子溝通, 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 ,這樣孩子才能聽進去。


很多父母常問我,為什麼很多事情和孩子講過很多遍,孩子都無動於衷,絲毫沒有改進。到底怎麼講孩子才聽得進去?

其實和孩子溝通,就跟所有的人際溝通一樣,你必須能先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對方自然聽得進去你講的話。尤其如果你要指出對方的錯誤,你是不是也應該想想說話的技巧,怎樣才能讓對方接納你的意見呢?

有位媽媽告訴我,孩子字寫得很亂,每次告訴他,「你字得這麼亂,誰讀得懂?」孩子都不聽,還回答說:「我讀得懂,老師也讀得懂啊!只有你讀不懂! 」怎麼跟他講都沒用。

兒子一年級,也曾有類似的情況。我就把他寫的東西拿來和他一起讀,讀讀就停下來,故意看不懂,問他那是什麼字,好不容易讀完了,我就告訴他:「這個故事好有趣!可是讀起來好辛苦!我是你媽媽,才有這樣的耐心一字一字讀完,如果是別人,可能沒有耐心讀完這麼好的故事,那對你不是很可惜!」

從此以後,他就對寫字格外小心,寫完還會拿來問我:「 這樣寫夠不夠清楚整齊」,因為他已經了解: 字寫得不好,是他自己的損失,不是因為媽媽會生氣,才要把字寫好。

跟孩子溝通時,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認同他的需要跟他講話,孩子較能聽得進去。

也有媽媽問我,她孩子反應很快,在學校做數學都又快又好,常因此就揚揚自得,向同學炫 耀,她跟孩子說,「做人要謙虛」,好像沒什麼用。

從小,我也跟孩子討論人性裡的貪嗔癡慢疑。有一次兒子回來告訴我,他的同學拿一個數學題來問他,他一邊解一邊說:「這題數學對我很簡單。」他問我:「我這樣算不算慢(驕傲或是傲慢)?」我告訴他:「你說『這題數學對我很簡單』,只是講一個事實(我們討論了一下說話的語氣和表情),不會傷害別人,就不算慢。如果你說得是:『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在誇耀自己很棒的同時又取笑了別人,就是慢。媽媽可以了解我們都很想讓別人覺得我們很好的這種想法,但要注意展現自己的同時不能傷害別人的感覺。」

當孩子炫 耀時,其實是想讓別人肯定他很好。我們要先了解並接受他這種心理,然後再教他什麼是可以做,可以說,什麼是不適宜,這樣孩子比較能接受你的建議。


###

Sunday, May 20, 2007

協助助孩子看待過程


父母的角色是協助他如何看待,如何詮釋事情,結論必須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用反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經由孩子思考得出的結論,才會成為孩子的相信系統。


兒子八年級時,有次下課後,留在學校參加西洋棋特別活動。我去接他時,他一臉苦瓜。一見到我就說:
「我不知道要不要怪大衛?」
「為什麼?」
「我下棋時,碰到一個難題,他幫我出主意,我下了以後就一直輸。」
「你輸了,很沮喪,對不對?」
「嗯!」
「你從下午三點到五點下棋下得趕開不開心?」
「很開心啊!」
「玩得很開心,頭腦動了很多下,我想那是最重要的。你覺得呢?」
「嗯!其實輸贏真得沒那麼重要。」(臉部表情已不再沮喪了)
我接著又問他:「大衛給建議,是你請他給的嗎?」
「嗯,我當時很困惑。」
「他給你建議,要不要採用,是誰在做決定?」

「我自己!」

「那真要怪,要怪誰?」

「我。可是我那時來不及想,老師已經來了叫我趕快下。」
「嗯,這證明你的功力仍不夠好,才會困惑,你就承認吧,沒什麼好丟臉的,表示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是啊,我是沒有大衛厲害,我下回找他多下幾次,也許他有些東西我可以向他學習。」

「還要怪大衛嗎?」

「沒有啦。」

所以當孩子因一件事生氣懊惱時,先接受他的情緒,父母的角色是協助他如何看待,如何詮釋事情,結論必須是孩子自己想出來的。用反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經由孩子思考得出的結論,才會成為孩子的相信系統。不要用「大衛好心幫你,怎麼可以生氣他。」「自己下輸了,不可以怪別人。」「大衛是你的好朋友,小事而已,不要怪他。」等等說詞,幫孩子決定他要不要生氣。孩子四、五歲以後,都可以這種方法引導。

Monday, April 9, 2007

培養情緒智商,從小開始

不同於所謂的智商IQ,主要決定於遺傳,情緒智商(EQ)是可以教出來的。尤其對小孩,是可以從小培養學習的。

情緒智商定義,可以大略分為五個元素: 清楚知道自己的情緒;合理表達自己的感受;自我控制欲望衝動的能力;知道別人的感受;和譛的人際關係。

情緒表達的練習從出生開始

培養孩子的情緒智商,可以簡單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要描述他的情緒給他聽。對孩子來講,肚子餓了會哭,生氣時摔玩具,有些是反射的動作,不知道這叫什麼。所以在我們和孩子的互動中,要幫他描述自己的感受,從他一出生就可以開始。告訴他:「你現在哭很傷心,因為肚子餓。」「你沒有看到媽媽,所以很害怕。」

所以我們跟孩子在一起,常常跟他講話,小孩子小時,還不會回應,看起來好像我們在自言自語,但是孩子聽多了,等他兩歲開始講,就會開始描述自己的感受。


不管情緒如何,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


第二個步驟是接受孩子的情緒。孩子開心,哈哈大笑時,父母都沒有問題,但是孩子生氣時大哭,摔玩具,父母都會起情緒反應。其實不管情緒如何,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情緒時,容易犯以下三種錯誤:

首先,忽視情緒 :孩子哭時,走開不理孩子。因為「不要理他 ,自己就會停下來。」

年紀愈小的孩子,對這種情形往往會很害怕,反而愈哭愈大聲,覺得爸爸或媽媽不要他。日子久了,孩子也可能學到了哭也沒用,不哭了。但孩子不再哭,有可能是他以為他不應該有情緒,甚至不可以把情緒表達出來,這種想法對EQ的發展是不健康的。

第二種是否認情緒,不尊重情緒。例如,孩子生氣,摔玩具,或孩子打妹妹,被你處罰了,孩子開始哭。「你還敢哭!明明是你做錯事。」父母這種反應,就是在否認情緒。讓孩子以為這種情緒反應,是不可以的。不如說:「我知道你被處罰,很難過。不過,打妹妹是不對的。」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父母有時習慣把它否定掉,所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最常見是孩子跌倒時,哭了。「不痛,不痛,你很勇敢!」這讓孩子很困惑,明明很痛,為什麼媽媽說不痛呢? 他會搞不清自己的感受。不如說:「你跌倒了!很痛是不是? 媽媽揉一揉。」。另外一種極端是,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跌倒會說,「對不起,對不起!」好像孩子跌倒是父母的錯,或是為了哄孩子,打地板,一邊說地板壞壞。這些看來都是小事,但其實傳達錯誤的訊息給孩子,因為這是在否定情緒,否定當事人有覺得傷心的理由。孩子無形中學到的是,怎麼去否定情緒。也可能讓他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甚至養成在起情緒反應時,把過錯歸咎於他人,或是以各種理由掩蓋錯誤的習性。

第三種是賄賂。孩子哭鬧,或在店裡大哭大鬧,你跟孩子說:「不要哭,不要哭,給你糖吃。」用買糖的方式,把情緒拿掉。這種方法也不健康,因為孩子沒有學習到處理情緒的適當方法。

接受他的情緒,並不表示同意他的行為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好壞,唯一所謂的好壞是表達情緒的方式。孩子是個活生生的人,你覺得這沒有什麼好哭的,對你是不用傷心的事,對他郤是貨真價實的傷痛。你可以告訴他:「你是可以生氣,但不可以打妹妹!」「你可以傷心,但不可以摔玩具!」或是你可以說:「媽媽不准你看電視,你很懊惱(upset) 是不是?很抱歉, 但不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接受他的情緒,並不表示同意他的行為。

所以第三步驟就是引導孩子。仍然是我一再強調的原則: 在告訴孩子情緒不好時,那些表達方式不被接受(以傷己、傷人和破壞東西為原則)的同時更要提供孩子可以表達的方法。

想一下,一個生氣打人的孩子,受了處罰,下次生氣時,出手打人的機率高不高? 當然高!為什麼? 因為對這孩子而言,除了打人,沒有其他方法可用來表達心中的憤怒。為什麼?因為父母在急於糾正他的不當行為時,並沒有教他下次可以用來宣洩情緒的恰當方法。更何況如果父母是以打來教訓孩子,你想孩子學到了什麼。

每個人有情緒,情緒應有表達的管道。我們可以建議他把感受說出來:「我很生氣!」「我好難過!」我記得我兒子兩歲時,得不到要求的東西,坐在沙發上,一邊哭一邊說「我現在好傷心,我現在好傷心!」哭完,情緒平和了,再和他溝通。

也可以畫圖,把情緒表達出來,你自己畫,孩子畫,貼在冰箱上。或是在後院跑兩圈,或是用漂亮的布塊做成出氣包,用來捶它。也可以在浴室大叫幾聲,也可以在院子打打球,甚至哭一哭…總是要孩子做得來,父母可以接受的方式。


隨著孩子年齡漸長,可以和孩子討論,找出孩子喜歡又可以抒發情緒的方法,如聽音樂、跑步、畫圖…等。孩子學習的是,先承認情緒的存在,進一步學習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而不是隱藏情緒,這樣才不會長大後,不僅無視自己的情緒,也不理會別人的情緒。

有些媽媽問到:「孩子發脾氣、鬧情緒時,自己也很生氣,把孩子關浴室或車庫或他的房間,time out一下,這種方法好不好?」 Time out,如果你的目的是要孩子獨處一下反省自己,甚至更進一步可以痛改前非,你一定會失望的。為什麼呢? 把孩子關起來,小小孩會害怕,以為父母不要他,通常會哭得更厲害,不可能反省自己。學齡兒童也許害怕少些,但多了一份憤怒(爸媽為何要如此待我) ,對行為的改善也毫無助益。

Time out,我的解釋,應是在給氣頭上的大人一個緩衝期,目的絕對不是要處罰孩子。應把它視為讓親子雙方平息情緒的時刻,讓彼此有機會心平氣和把問題澄清。所以,可以用time out,但要對孩子說明白:「Time out。現在媽媽和你一樣激動,我需要走開一下,因為我不想說或做了我會後悔的事。等我們都冷靜了,再回來討論。」如此說可以讓孩子明白媽媽沒有因我鬧情緒而不愛我。同時也是對孩子在面對與他人衝突時的一種示範:先冷靜自己,不作純情緒反應。

孩子鬧情緒時,除了time out走開之外,你也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在這裡陪你,你要講什麼,等你準備好,你可以跟媽媽說。」年紀小的孩子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轉化他的情緒。如「媽媽可以讀一本書給你聽。」「你不可以吃糖,但我可以切一個蘋果給你吃。」

Thursday, March 22, 2007

頂嘴不是壞事

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卻對孩子提出的一些反問,當做是頂嘴,而千方百計的想去遏止它,仔細想想,這不是很矛盾嗎?

在一次聚會裏,有個四歲孩子的媽媽問道:「我的孩子這麼小就會頂嘴,怎麼辦?」我請她說說怎麼回事。這位媽媽說:「我們出去散步,孩子一直往前跑,快到轉角了,我就叫他停下來。沒想到他竟然說:『我為什麼要停下來?』這不是頂嘴是什麼。」我問她:「你的孩子想知道他為什麼要停下來,是很正常的問題,哪裏不對?」這位媽媽想了一下,笑了起來:「是啊!他只是好奇想知道他為什麼要停下來,真的沒有什麼不對啊。」

當我們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他反問原因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把他的問題當做是在頂嘴呢?我們為什麼要把它當作是孩子對我們父母權威的一種挑戰呢?我們為什麼不把它當作是孩子的一種求知慾呢?是孩子對事情的原因的好奇心呢? 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卻對孩子提出的一些反問,當做是頂嘴,而千方百計的想去遏止它,仔細想想,這不是很矛盾嗎?

孩子頂嘴,你應該高興才是!

有位媽媽,孩子十二歲,很傷腦筋的問我:「我的孩子現在很會頂嘴,要他做一些事情,不但叫不動,還會搬出一堆理由,他是不是已經到了青春期?」我回答說:「你的孩子會頂嘴,你應該高興才是。」這位媽媽瞪大了眼睛:「頂嘴,是好事?妳不會是開玩笑吧!」 我告訴她,如果你把孩子的頂嘴,當做是一個你可以了解你的孩子的想法或感受的好機會,你是應該高興的。因為最起碼,你的孩子會把他的意見或情緒表達出來讓你知道。比起那些不頂嘴,但也不吭聲,父母永遠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事的情況好太多了吧!極端的例子裏,不頂嘴的孩子(或許是講了,父母只會罵〝頂嘴〞,乾脆沉默以對)是把心中的不滿壓抑著,等到忍無可忍了,有些就選擇離家出走,有些走上自殺之路。

體諒頂嘴背後隱藏的情緒

孩子頂嘴時候,表現出來憤怒的情緒,有時候不是完全針對父母的。譬如說,我的女兒曾經回到家,提醒她一點小事,她就非常的不高興。跟她坐下來談了以後,才發現她一整天在學校過得很不愉快,所以她的生氣,是在把累積一整天的情緒發洩出來,我說的話只是導火線而已。 經過這番了解以後,我和兒子、女兒之間有一個默契:放學回來之後,如果這一天身體覺得很累,或學校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心情不好,就先告訴我:『媽媽,我今天情緒不好,先別管我。』(I feel grumpy or I have a bad day. Leave me alone.) 有了這番溝通 ,我尊重他們,讓他們可以有把自己的情緒化解的機會。等他們覺得舒服的時候,通常就會把困擾他們的事情說給我聽。所以,看起來是一個單純的頂嘴行為,有時候背後隱藏著孩子一肚子的委屈和困擾,我們不應該因為他頂嘴而跟著生氣,反倒要藉這個機會讓他把他的情緒宣洩出來,而且發洩的結果還能得到了解和包容。」 依我女兒的說法,不敢在外面罵人,回來卻會對父母發脾氣,是因為知道父母不會因為自己耍脾氣而不愛她。我抗議不公平,女兒也一臉無奈地說:『不然,我也不知道可以怎麼辦。』也許兒女們對我們有這種信賴,我們應該高興吧!

把頂嘴變成溝通

我想,很多父母在孩子過了十歲以後,會有同樣的感受:孩子常常用一大堆〝歪理〞在〝狡辯〞。

青春期是孩子尋求自我的關鍵期,隨著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是要慢慢的調整自己的管教方法。對孩子的態度,不應該是「我說你做,我講你聽」,單方向的權威教導;而應該是以尊重孩子的意見為出發點去和孩子溝通。所以,應該鼓勵你的孩子把他的意見或感受說出來。 如果孩子的口氣不好,那倒是可以提醒他們有話要好好的說,告訴孩子:「爸爸和媽媽很願意聽聽你的想法,不過,請你好好地說,口氣不要那麼衝,我們是在討論事情,不是在吵架。」如果,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不會對他個人的安危造成問題,有時是可以讓他試試看的。也許,試出來的結果不很的理想,但那也是孩子的一種學習,因為智慧是經驗的累積。同樣的錯誤,於其讓孩子在二十多歲或三十多歲的時候才犯,不如讓他在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學到了教訓,畢竟十多歲的時候,即使犯了錯誤,後果也不會太嚴重。

不用「頂嘴」的字眼指責孩子

所以,當我回答:「我的孩子不會頂嘴」時,並不表示我的孩子沒有一般人所謂的「頂嘴」的現象發生,只是,我從來沒有把它當作頂嘴看待。我反而很珍惜它,把它當作是孩子在告訴我事情的真相(被冤枉的抗議) ,或他選擇的做事方法 (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或他在表達感受 (生氣、懊惱、委屈等等)的一個機會。因為是秉持這樣的態度,幾次之後,孩子也了解我們的用心,彼此就可以有「平心靜氣」的溝通。所以,我們家不用「頂嘴」這兩個字指責孩子。十歲的女兒很好奇我在寫些什麼,我把這篇文章的內容講給她聽之後,她給了一個建議:「媽媽,你可不可以跟那些爸爸媽媽們說,當孩子跟他們講『不要管我』(Leave me alone.) 的時候,其實孩子是在說「我需要幫忙。」(I need your help.) 所以,請他們不要就真的不理他們的孩子,而是要想辦法去了解他們的小孩需要什麼幫忙。」###

Friday, March 16, 2007

在遊戲中學中文

自兒子出生後 ,我一直和他說三種語言,英、台、國語三種語言交錯。台語和中文都是整句完整地說,而英文開始時只限於單字,到一歲多以後,也修正為完整的句子。到了快兩歲時,兒子開口說話,三種語言都有 ,似乎對那一事物,那一種語言的音他較易發出,他就用那語言表達。

自他兩歲多,我就在八乘十的大紙上,用毛筆一張寫一個字 ,一天認一個。他會認,也記得,但興趣缺缺。因他那一陣,滿腦子都ABC,所以試了一星期,我決定再等一段時間。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原則我一直深信不疑,也努力遵守,那就是學習的過程,遠比學習的成果更重要,因為強調的是如何引發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如何保有他原有的主動性和好奇心。當我發現,孩子還沒發現中文字和他生活的經驗是可以聯結在一起之前,我不想勉強他認字。

這一等就是一年半。這期間,我努力做的是依舊講中文故事,或者讀我寫給先生的傳真,因為傳真中描述的是他說或做的一些趣事。他聽了很高興,也想知道寫在那裡。就這樣,口語與文字相互對應,逐漸有了文字的概念。

到三歲多時,我們一起看中文書,他開始會要求我逐字唸故事給他聽。同一故事唸了幾遍,有些字他自然認得,我才確定時機成熟,開始教他認字,到後來,認字成了我們最快樂的時光。

以下是一些做法,可供大家參考:

  • 要認那一個中文字,讓孩子決定。準備了白紙問孩子,你現在想知道那一個中文字,不管他說什麼,我就寫,因為字是他想認的,所以記得很快。
  • 讓孩子領會中文字的奧妙與樂趣。如孩子會了二 ,再加一筆成三,再加一豎成王,把三放倒了成川;把二加一豎,可以是土,也可以是工。孩子會了大,再加個點,變成太,一再加一橫,成天。我的孩子對這種玩法常驚奇地張大眼睛很興奮,一會兒工夫認了很多字 。
  • 自製中文字記憶遊戲。此靈感來自孩子一直要我陪他玩記憶遊戲。找厚紙板切用成三乘三大的方塊,每一字寫兩張,一天拿出十張卡片(五組字)來玩。我們玩的規則,字卡翻開來時,即使配合對,如果唸不出,還是不算數。因為字是他要求寫下的,加上中百分之八十他是贏家,他除了興緻高昂外 ,認字的效率也很好。
  • 釣魚遊戲。把字卡疊成一疊,每人輪流,一次翻一張,配成對者可以繼續翻字卡,規則也是要把字唸出來才算數。當然,頭一兩次孩子不能記得很清楚,可以幫忙一下,不必太認真。
  • 把學過的字通通拿出來玩造詞遊戲,可以每人發一些字卡,輪流出一張,試著拼成一些詞句。可以允許孩子造些怪異的,如大紅,小藍鼻馬。遊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對中文的興趣,不是在培養中國文學家,不要太認真。
  • 鼓勵孩子說故事,把它寫下,再讀給孩子聽,可以有雙重效果,除了引發他學字的動機,也鼓勵他發揮想像力和訓練表達能力。
  • 若要鼓勵孩子寫字,可以用大張的紙,任由孩子去畫字。我的孩子最喜歡拿粉筆在車庫前的水泥地寫字,每次都畫得不亦樂乎 。

    另外,在教中文字時,小孩有時會不專心,或會忘掉一些字。若因此產生一些不愉快,請把握快樂原則,就是結束前,要把氣氛變愉快,找些簡單的字讓他認,再誇獎他一下,在快樂的氣氛下結束。最後希望每個媽媽都與孩子有段快樂的認字時光!

Wednesday, March 7, 2007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兼回答Cathy的問題)

當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應以他們個人的獨特性去引導他,而不是在意他們是否學習了我們認為”應該要學會的事情”,對於五歲以下的孩子尤然。

兒子滿一歲時,朋友送了一桶 字母和動物造型的海棉玩具。兒子洗澡時,我把玩具放在浴缸中,拿起大象的模型,就說大象,拿到字母B,就說B,純屬遊戲,只是想讓洗澡變得更有趣。

兒子一歲半時,ABC二十六個字母就全會了。兒子在另一個玩具上看到A旁邊有一個小字 a,就問 我:「媽媽,這是什麼?」「小寫的abc」「教我。」我就把玩具上小寫的abc 唸給他聽。接下來的一個星期 他每天都在玩具前玩半小時以上,在對照大小的ABC,不要我教,一星期後對我說:「我二十六個小寫都會了,你可以考我!」

他對借回家的各式各樣的ABC圖書 ,充滿了興趣。拿著書坐我旁邊:「媽媽唸給我聽!」「A is for Apple, B is for Banana, C is for…..。」再唸一遍,唸了第二遍,第三遍,「媽媽可以了,我自己讀。」。也許是有圖片的關係,他把圖與文字對照學習。兩天後,跑到我身邊,朗朗上口:「媽媽,A –P-P-L-E 是Apple,B-A-N-A-N-A是Banana。」把書裡的字一個一個拼出來,所以他兩歲時,就可以讀Dr. Suess的書了。

根據我所受的幼兒教育的訓練,零至五歲,是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最豐富的時期,所以我準備了一些黏土、顏料、積木等材料,希望讓他自由發揮,結果Lego積木排出的都是ABC,畫在紙上的也都是ABC,讓我大失所望,覺得自己的孩子很沒有創意。

著有”The Hurried Child”的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艾爾克(David Elkind )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三歲以前就會唸書的孩子,一般約佔千分之三至四。我才知道兒子也非 不正常,只是少數而已。一般而言,孩子五歲以上,甚至七歲以上,印刷字對他們才開始有意義。

其實在兒子學會字母的過程,我一直是被動地配合,他喜歡認字讀書,完全是他主動要求的,我不過因應他的需要,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而已。

和兒子相距近兩歲的女兒,則大不相同。洗澡時,玩一樣的玩具,但她只對動物有興趣,對ABC完全視而不見。她喜歡玩沙子和水彩,當初準備給兒子玩的玩具,女兒玩得不亦樂乎, 常常玩得滿臉滿手的水彩和沙子。

為了培養她對書本的好感,我陪她”看”了許多書,講了許多故事,她對書中的文字毫無興趣,我就和她”細看”各種插畫,欣賞各種插畫中的故事人物的表情,去揣摩他們的心情和感受。經由這種經驗,女兒可以看圖說故事,不只表達能力極佳,對別人臉上的表情也十分敏銳,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卻把書當成是最好的朋友。

五歲上幼稚園時,女兒二十六個字母都還沒完全認齊,但由於她對書本培養的深厚興趣,所以她學習英文一路順利,而且進步神速。幼稚園一年下來,就已有二年級的閱讀能 力,到二年級時,她的老師告訴我:「她的閱讀能力已經超過五年級的程度,我不用再測驗她了。」

現年十四歲的女兒,文字已經成為她最好的朋友,寫作是她最喜歡的科目之一。

舉了兒子和女兒截然不同的例子,是想和大家分享幾個觀念:

  •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能力和發展的歩調,應該予以尊重,順勢引導,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反而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間不要比較。不要讓一個孩子活在另一個孩子的陰影之下。我從來不以兒子的例子去要求或強迫女兒學ABC。
  • 研究指出,不論是三歲學會讀書,或是五歲學會讀書,孩子到了三、四年級時,閱讀能力都差距不大,唯一形成差異的是”喜不喜歡讀書”,也就對書本的喜好,才是日後決定閱讀能力好壞的重要關鍵。所以父母應培養孩子與書本的好感,而不要太強求幾歲的孩子應開始認字。



Wednesday, January 31, 2007

聰明孩子的第一課

兒子兩歲起自己讀英文書,四歲讀百科全書。沒有上過preschool,要上幼稚園時,我帶他去一家私立學校,學校幫他做了檢定,說他應該上三年級。

看著 兒子小小的個 子,再 三考慮,我決定不讓他跳級。學校很不理解:「其它華 人家長都喜歡孩子跳級。為什麼你不要。」最後還 扔下一句話: You cannot stop him !

那一年我帶著他和小女兒到各州旅行,參觀了十個州首府。到一年級時,老問題又來了,要去那裡上學?

後來發現帕拉圖(Palo Altos)有一所小學,以孩子全方向發展(Whole Child)為教育取向,鼓勵孩子透過自己的運作去學習,除了學業之外,還強調心理與社會性的發展,與我的理念相似,再加上是混齡,幼稚園和一年級同班,我覺得可能較適合他。

可是開學後,老師拿給他的書,兒子一看就和老師說,這太簡單,我在家都看百科全書。後來我告訴他:「你會,別人不會,並不表示你比別人聰明,只是你比別人早學 。教師教的你都會,你可以幫助你的同學。」

於是兒子開始在教室當小助教,有同學不會拼的字問老師,老師就說,去問Phillip。我還告訴他,同學問你,你不要直接把字母唸出來,你要用拼音的方式教他。從沒學過phonics的他,還真的D-D-D這樣教同學拼音。所以在那兩年,Phillip在學校教了很多好朋友,如果你問我兒子,頭兩年他在學校最喜歡的是什麼,他會告訴你:recess (下課休息時間)。

就這樣,兒子在學校建立他的好人緣,從來沒有因為他的天份而高處不勝寒。

心理建設不嫌早

孩子小時,若突顯某些特質,可以先做一些預備工作,以免日後一些副作用。例如資優生最怕變成傲慢,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防的。

像兒子從小在很多事情都超越同年齡的孩子,我很早就開 始給他心理建設。

三歲時,有一天他問我:「媽媽,我告訴小明,A-P-P-L-E是apple,他都聽不懂,怎麼會這樣?」我一聽,心想他這在方面超前,是因為他的興趣,但我不希望他以此為傲,所以我告訴他: 「你會Apple是因為你有機會學到,你喜歡。小明還沒有學,所以他不會,不可以因為這樣就以為你比別人聰明。」兒子點點頭。

有一天去小明家,看到小明用小片的樂高積木,堆了一座很漂亮的城堡,我趁機問兒子:「你想你可以排出這樣漂亮的城堡?」兒子看了,搖搖頭說:「我不會,小明好厲害!」我告訴他:「你不是不會 ,你是對樂高沒興趣,很少去排它,所以你做的不會和小明一樣好,但這沒關係 ,你還是可以試。」我更進一步地說:「你和小明是不一樣的孩子,喜歡的事和做得好的事,都不一樣,如果拿讀書,你比小明做得好; 如果排樂高,小明比你棒多了,所以我們不要比誰比較好,而是要能稱讚別人好的地方。」

類似的話,我常常一再重覆,就是希望避免讓孩子,以自己做得好的東西來驕傲別人,同時也鼓勵他們去欣賞別人的優點。也許你覺得孩子那麼小,能懂嗎?做得到嗎?

兒子上小學後,教過他二、三年級,和四、五年級的兩位老師,都異口同聲地對我說;「我教書教那麼多年,看過很多聰明的孩子,相信也有比Philip聰明的孩子,但很少有孩子像Philip一樣,不但不會因他的聰明去驕傲別人,反而喜歡幫忙他的同學。有人不會,他都非常樂意幫忙,這真是非常少見 。」

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會有些轉變,不免想以自己的優點去壓制別人以突顯自我,但兒子似乎依然故我。到了高二 ,帶他兩年半的樂團指揮,有次 碰到我,對兒子稱讚了一番,他特別強調:「他很有才華,最可貴的,他從來都不會以此來突顯自己或壓制別人(He never uses it to put others down.)。」

我聽了十分欣慰。三歲撒的種子,一點都不嫌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