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對一組有0-5歲的爸爸媽媽做了一個從認知發展談幼兒管教的講座。承蒙朋友把錄音整理出來。全部内容將陸續登出。
今天講幼兒認知發展這樣一個主題,是想協助你們了解孩子的小腦袋是怎麼樣在想事情,你們就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態度去面對他了解了以後,你們會覺得我的孩子其實沒有問題,很多孩子都會這樣子而放心不少。而且當你換個輕鬆的態度去看他的種種,你在跟他互動的時候,比較不容易動怒,不會一下子就生氣了。
我想,你們的孩子有些可能比較大一點,不過我還是從0歲開始跟大家介紹,讓大家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
孩子的認知發展,第一個階段,叫作感覺動作的階段 (Sensori-Motor Stage),當然講這個名詞你們可以不用記它,最主要的是0~2歲的孩子,甚至0~5歲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是要讓他多聽、多看,然後,聞、嘗、摸,就是我們所說的五官的感覺,是他最需要的。對他來說,是認識這個周圍環境裏需要用的各種方法。
所以你們可能發現你們的孩子在走路之前,都還在被你抱來抱去的時候,還比較好應付他,可是等到他開始爬的時候,你就發現他要到處摸,到處看,會走路了以後,更是家裏每一個地方都要去,尤其是媽媽在的地方最想去,像廚房。媽媽如果呆在廚房,他就一定要跟著去,然後到處都要摸,到處的抽屜都要開。為什麼?這就是要滿足他的一個認知,求知的欲望,就是這種力量在驅動他去做那些行為,而他能做的就是靠他的五官摸索、聽、看。
對他本身來講,這些行為都是對的,因為他在探索,想學習。可是對我們父母來講,為什麼你會在處理上覺得比較辛苦,因為他不知道東西安不安全,有些東西到底可不可摸,摸了會不會發生危險,他們沒有判斷的能力。另外像一些擺設,對你們來說有多大的價值,他也不知道,他沒有價值觀念,對你來講可能是媽媽送的,或者是你們夫妻去蜜月旅行買的一個紀念品,擺在那裏看,你就會不時的想起當初你們甜蜜的時光,如果孩子拿起來往地上摔,把它摔破了,你又心急,又心痛,罵他,他也是一臉茫然,因為對他講,東西拿到,不小心會破,不是故意要去弄破,可是對你們來講,為什麼會又急又痛?因為那個東西對你們有意義,有價值。可是你的小孩不知道這件事,他只想到那個東西看起來很漂亮,他想去摸,可是他在摸的過程中,他的手眼協調沒有那麼好,所以他一滑手,就會打破。
如果你們想避免這些情況的話,你就要知道,家裏一些對你比較有重大意義或者比較有價值的東西,在你的孩子幼兒階段,盡量收起來,不要放在很明顯的地方,而且你如果說,我叮嚀過他,這個東西你不要去碰,可是你越講,他就越要去摸,因為他會覺得媽媽說這個東西不要碰,不知道碰了會怎樣,就要去試試看,他就是會有這樣的一個好奇心。
所以0~5歲是小孩子的好奇心非常旺盛的時候,有一個會促使他到處去摸,到處去看的動力,所以家裏要提供他一個可以很自在,沒有憂慮的探索的環境,後面不會有媽媽拼命地在叫:“不要這樣子”,“不要過去”。提供這樣一個情境是你的責任,所以家裏該收的東西就要收,危險的東西要把它弄得很安全,一些抽屜,不想讓他打開就要鎖起來,市面上不是有很多保護兒童安全的各種裝備嗎?你可以安置就把它安置,這樣你安心,小孩子在家裏活動也放心,這是第一個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想法。
小孩子在一歲之前,很多媽媽會問到一個問題,小孩子在哭的時候,我可不可以抱?理論上分兩派,一種是不要抱,抱了你就是在寵他,你就會讓他養成讓人抱的習慣,可是另外一派主張要抱,因爲相信小孩子在0~1歲時,心裏層面上正在發展一種是安全感,一種對人信任的感覺。
想想看,一個孩子在媽媽的子宮裏,就是被保護的,就那麼一個小空間裏,他那種感覺是很安全的,很溫暖。等到他出生了,是這麼大一個空間,還有燈光明暗的刺激、聲音大小,這些對他來說是很不習慣的。有些孩子可能適應度比較快,很快能夠接受,不會隨便哭鬧。可是每個孩子接受外界刺激的反應不一樣,所以你的孩子碰巧是那種會一直哭的,然後你抱他起來,他就會很安靜,很舒服的躺在你懷裏睡覺的話,我建議你,在0~1歲之間,要多抱他。
0~6個月他對外界的認知,還有很多的問號,媽媽抱著他,他就很舒服,很有安全感,這是他最迫切需要的感覺,所以你一定要給他。抱也不會要一直抱到一歲,為什麼?因為孩子到五、六個月大,開始會翻身,會爬的時候,他開始有能力去探索這個世界,你如果要抱他,他有時候也會掙紮,所以不是你想抱他,他就會一直讓你抱著。
0~1歲的孩子,在認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質,就是物質恒久性,這個名詞的意義就是說,孩子會以為他的東西只要不在我的面前,就不再存在了。所以媽媽一旦走開,他就哭得好大聲,因為他覺得你已經不見了,可是當你回來,他又很開心,然後你不見了,他又要哭,一直到一歲以後,他才會知道即使東西不在眼前了,但還是存在的。這就是爲什麽五個月大的時候,你跟他玩peek-a-boo的遊戲,他會非常的開心。因為他覺得你突然不見,又突然出現,十分有趣。
一歲的時候有另外一個認知的特質,發現他跟媽媽是不同的個體,在那之前,小孩認為他跟媽媽是一體的,所以等到他開始會走路,開始有這種物質恒久的特性的時候,他突然發現我跟媽媽原來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可是這樣的現象對他來講是好還是不好?其實對他本身來講是好的,他突然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的個體,他很高興,可是心裏又會很焦慮,為什麼?我跟媽媽不一樣,這個世界完全要靠我自己,我還是會擔憂,還是會擔心,這就是我們心理學上講的“分離的焦慮”。
分離的焦慮就是一方面高興自己可以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又捨不得和媽媽分開。所以,在這個階段,可能是1~2歲之間,你會發現小孩子,如果你要送他去別人家,比如說保姆家,然後跟他說再見,他都會哭得很大聲,他捨不得跟你分開,這就是我們說的一種分離的焦慮。這樣的一個情況,是無可避免的。你們都要上班,都要把小孩子送出去,現在有些是公婆或者爸爸媽媽在家裏,幫你們帶孩子,這是很幸運的,你們出門和孩子說再見,有時候孩子還是會哭一下,久了之後他就會習慣了,但是那哭一下其實就是在那一刹那他捨不得離開你,你們也不用太心疼,不用覺得這樣跟孩子分開,會不會讓孩子心裏有問題?不會。沒有那麼嚴重。就像我們大人一樣,跟父母,朋友分開,也會捨不得,那就是分離的焦慮一種延續,只是我們知道怎麼去克制,但是小孩子會用哭直接表現。
在這個階段,很多媽媽就是因為小孩子有這個分離的焦慮,常常要和孩子分開的時候就會偷跑,當她把孩子送到朋友家的時候,趁他在玩,就想偷跑,因爲跟他說再見,他就會哭,所以甘脆不跟他說再見就跑了,等孩子轉身一看,媽媽不在了,會哭,也不管了,反正也沒聽到,就沒有罪惡感。但是,我建議不要這樣做。如果曾經做過的話,你的孩子要跟你分開的反應會更加激烈,會特別害怕。如果你跟他說媽媽一定要走,一定要跟他分開,但是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跟他做這樣的保證,然後你真的回來接他了,他會慢慢從這個過程中知道,我跟媽媽分開是必然的,可是媽媽一定會回來接我,他對你就產生了信任,他心裏也感覺很安全,因爲他知道我有什麼東西可以等待。如果你在他玩得很開心的時候跑掉,到下午你還是會出現,可是對你的小孩子就是一個沒有辦法預測的事情,所以事實上會增加他的焦慮。因此,你們如果曾經偷跑過,你們的孩子到現在還是跟你分不開的話,那是很正常的。
所有在成長中的孩子,對于他外在的環境,如果可以讓他先預知的話,他心裏的安全感會比較高。如果你能事先讓你的孩子知道明天等一下或明天要做或會發生的事情,凡事可以預測,表示他比較能掌控自己,這樣的感覺會讓他較有安全感。所以你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晚上睡覺時跟他說,明天要做什麼事情啊,吃什麼早飯啊,我們要去上學,去了學校之後,可以做什麼事情,稍微跟他提一下,那他會知道我有什麼事情可以期待。當然,唯一例外的是,你的孩子如果很怕看醫生,明天正好要看醫生的話,那就不要在晚上跟他說,否則那個晚上他就會睡不好覺,就開始擔心明天我要看醫生。你隔天早上還是可以跟他說,你可以跟他說今天放學媽媽來接你,我們有個門診,他還是會害怕,但是最起碼他會有個心理準備。所以你跟你孩子互動的時候,你可以多說一些你們要做的事情,這樣他比較會有安全感,同時對你也比較信任。這是0~2歲這一個階段應該注意的。
Monday, December 24, 2007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下棋
兒子七歲時,有 一陣子迷上下西洋棋。那時,我剛好在玩具店打折時,買了一副西洋棋,憑著小時候記憶中的經驗陪他玩。西洋棋的一些基本規則,兒子一下子就學會,只因是新手,再加上媽媽畢竟年長了三十多歲,兒子屢戰屢敗,常常眼淚汪汪,有時甚至大哭:「又輸了!」
哭歸哭,但他仍每天要求我陪他玩,甚至一天下了兩、三盤。先生下班回來,聽說孩子又哭了,很心疼,暗示我要故意輸他幾次,免得孩子失去信心,對西洋棋失去興趣。
因為兒子四歲時,我們教他玩五子棋。一開始為了提高他的興趣,五盤棋總是贏二輸三,或是贏三輸二,有輸有贏,兒子果真歡喜,每天纏著我或先生陪他玩,進步神速,後來,我這啟蒙老師都不是他的對手。
可是到了下西洋棋的時候,實在是自己棋藝太差,想要不著痕跡地輸他,都不太可能 ,而且兒子也說:「你故意給我吃,我也不要。」他有他自己的自尊心,加上他已經七歲了,我希望他可以慢慢學習去承受失敗與克服挫折。所以當他哭的時候,我沒有說:「輸了就輸了,有什麼好哭的!只是在玩而已。」而是鼓勵他:「 輸了,才有機會進步。」然後陪他上圖書館,借了一些有關西洋棋的書,母子兩人一同研究,很開心地把書中的一些 符號弄懂。
自此以後,兒子每次在書中學到一招半式,就來找我試試。「又輸了!」卻從中領會書裡的招式是死板的,要活用的是自己的頭腦。
先生則採用他自己的方式,陪孩子下棋,一面分析每一著棋會生的變化,教兒子不只注意自己的佈局,也注意到對方的用心和攻勢,效果非凡。如此幾個月以後,我又成了兒子的手下敗將。
在兒子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學會下西洋棋,無形中,他更學會很多寶貴的東西。如「起手無回」;下錯了棋子,不能反悔。自己犯的錯,要勇敢地去面對和承擔,而且犯了錯,並不是件嚴重的事情,重要的是想辦法去補救它 。從最有威力的皇后被吃掉,不一定會輸,他體會到團隊力量(騎士,主教、小卒等的結合)遠勝於個體(皇后)。最重要的是他領略到學任何東西,只要天天練習,就可以慢慢進步。
當然這些附帶結果,兒子自己並不十分清楚。下棋對他而言,就是和爸爸、媽媽或妹妹一起「玩」的樂事。我呢?也不在意他能了解多少那些道理。因為這段下棋的時光,是全家一起同樂的寶貴歲月,我們都很珍惜。
哭歸哭,但他仍每天要求我陪他玩,甚至一天下了兩、三盤。先生下班回來,聽說孩子又哭了,很心疼,暗示我要故意輸他幾次,免得孩子失去信心,對西洋棋失去興趣。
因為兒子四歲時,我們教他玩五子棋。一開始為了提高他的興趣,五盤棋總是贏二輸三,或是贏三輸二,有輸有贏,兒子果真歡喜,每天纏著我或先生陪他玩,進步神速,後來,我這啟蒙老師都不是他的對手。
可是到了下西洋棋的時候,實在是自己棋藝太差,想要不著痕跡地輸他,都不太可能 ,而且兒子也說:「你故意給我吃,我也不要。」他有他自己的自尊心,加上他已經七歲了,我希望他可以慢慢學習去承受失敗與克服挫折。所以當他哭的時候,我沒有說:「輸了就輸了,有什麼好哭的!只是在玩而已。」而是鼓勵他:「 輸了,才有機會進步。」然後陪他上圖書館,借了一些有關西洋棋的書,母子兩人一同研究,很開心地把書中的一些 符號弄懂。
自此以後,兒子每次在書中學到一招半式,就來找我試試。「又輸了!」卻從中領會書裡的招式是死板的,要活用的是自己的頭腦。
先生則採用他自己的方式,陪孩子下棋,一面分析每一著棋會生的變化,教兒子不只注意自己的佈局,也注意到對方的用心和攻勢,效果非凡。如此幾個月以後,我又成了兒子的手下敗將。
在兒子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學會下西洋棋,無形中,他更學會很多寶貴的東西。如「起手無回」;下錯了棋子,不能反悔。自己犯的錯,要勇敢地去面對和承擔,而且犯了錯,並不是件嚴重的事情,重要的是想辦法去補救它 。從最有威力的皇后被吃掉,不一定會輸,他體會到團隊力量(騎士,主教、小卒等的結合)遠勝於個體(皇后)。最重要的是他領略到學任何東西,只要天天練習,就可以慢慢進步。
當然這些附帶結果,兒子自己並不十分清楚。下棋對他而言,就是和爸爸、媽媽或妹妹一起「玩」的樂事。我呢?也不在意他能了解多少那些道理。因為這段下棋的時光,是全家一起同樂的寶貴歲月,我們都很珍惜。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吃飯,皇帝大(之三)
有媽媽問說:「孩子一頓飯吃好久,一開電視,十五分鐘就吃完了,這麽做好不好?」我的意見是否定的。這樣不僅會養成孩子看電視的習慣,孩子不知所食,還會錯過對食物味道的認知機會,而最可惜的是,你没能在這一段時間和孩子好好的互動。然而,如果媽媽仍然想不開,每天為了三餐和孩子掙扎(在意孩子吃不吃、吃多少、吃什麼),傷了親子和氣,那麽就看電視吧!希望看電視只是短期的折衷做法。
談到吃飯的禮儀,幼兒階段要不要有所要求,可以要求到什麽程度,有各種説法,育兒書上也一定有許多的建議,在採用意見時,爸媽應該把握幾個要領:
一、禮儀或規矩的介紹,應多鼓勵,而不是強迫和責駡。
二、注重禮儀或規矩的結果,孩子變得不愛吃飯,就要反省,是不是操之過急或方法不對。
三、想清楚,幼兒階段,高高興興吃飯,以及為了禮儀氣呼呼的吃飯,孰重孰輕?
台灣俗語:「吃飯,皇帝大」,我們的文化裡對吃飯的看重可想而知。每次聽到媽媽們談到爲了吃飯弄得母子失和或夫妻反目時,就很感慨。想起小時候,五個兄弟姐妹吃飯時熱鬧哄哄的,很快樂。現代家庭人口少,只有一個小孩的家庭,更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殊不知你殷切關注的眼神,常是孩子吃不下的壓力。我常告訴父母們,孩子不愛吃飯的情況上學以後會好轉(有同伴一起吃,活動量也加大)。青春期更是「可怕」,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肚子好餓!」漫畫裡更誇張,形容他們可以一次吃掉半個冰箱,所以不要為現在的吃飯問題擔心。
不過以父母的角色而言,我個人認爲吃飯這件事要在意的應該是:
一、營造一個快樂吃飯的情境,這將會是日後親子溝通的好時刻。
二、提供嘗試各種食物和分辨味道的機會,如讓孩子吃蘋果、葡萄、草莓,去感受不同的甜味。
三、教導孩子愛物惜物的觀念,培養不浪費的好習慣。
四、教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了解食物的取捨對身體的影響和重要。
我家兩個孩子不偏食、不浪費,吃飯也成了想法交流的快樂時光,就是應用這些觀念的結果。
談到吃飯的禮儀,幼兒階段要不要有所要求,可以要求到什麽程度,有各種説法,育兒書上也一定有許多的建議,在採用意見時,爸媽應該把握幾個要領:
一、禮儀或規矩的介紹,應多鼓勵,而不是強迫和責駡。
二、注重禮儀或規矩的結果,孩子變得不愛吃飯,就要反省,是不是操之過急或方法不對。
三、想清楚,幼兒階段,高高興興吃飯,以及為了禮儀氣呼呼的吃飯,孰重孰輕?
台灣俗語:「吃飯,皇帝大」,我們的文化裡對吃飯的看重可想而知。每次聽到媽媽們談到爲了吃飯弄得母子失和或夫妻反目時,就很感慨。想起小時候,五個兄弟姐妹吃飯時熱鬧哄哄的,很快樂。現代家庭人口少,只有一個小孩的家庭,更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殊不知你殷切關注的眼神,常是孩子吃不下的壓力。我常告訴父母們,孩子不愛吃飯的情況上學以後會好轉(有同伴一起吃,活動量也加大)。青春期更是「可怕」,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肚子好餓!」漫畫裡更誇張,形容他們可以一次吃掉半個冰箱,所以不要為現在的吃飯問題擔心。
不過以父母的角色而言,我個人認爲吃飯這件事要在意的應該是:
一、營造一個快樂吃飯的情境,這將會是日後親子溝通的好時刻。
二、提供嘗試各種食物和分辨味道的機會,如讓孩子吃蘋果、葡萄、草莓,去感受不同的甜味。
三、教導孩子愛物惜物的觀念,培養不浪費的好習慣。
四、教孩子健康的飲食觀念,了解食物的取捨對身體的影響和重要。
我家兩個孩子不偏食、不浪費,吃飯也成了想法交流的快樂時光,就是應用這些觀念的結果。
Saturday, December 8, 2007
吃飯,皇帝大(之二)
吃多少才算夠
有位媽媽描述她在家和不到二歲孩子奮戰的情形:「吃飯時間不肯吃,過不久又叫餓。怕他正餐吃不下,吃飯前一小時他肚子餓了,也不敢給他吃東西。但餓著了他,真正吃飯時又吃不多,真不知如何是好?」
我告訴她,幼兒肚子餓的時間,和我們大人是不同的。嬰兒期,三、四個小時喝一次奶,吃了固體食物之後,仍會延續少量多餐的習慣,這是很正常的情形。至於育兒書上提到定時定量,是為了配合大人的作息時間,不一定是孩子的需求。少量多餐最終會發展成三餐的模式,只是需要給孩子一點時間去調適。這也是為什麽學校會有點心時間。如果爸媽仍不放心或不方便,堅持三餐原則,那麽孩子肚子餓了,還是先給一些簡單的食物,如水果填一下肚子吧!否則餓過頭了,孩子食慾也會減低。
每一個孩子的胃口都不同,孩子吃得下的量就是足夠的量。有些媽媽看到朋友家同年齡的孩子每餐都吃一碗,也就餵自己的孩子每餐一碗飯。孩子有時吃得完,吃不完時硬塞也没用,弄得母子都很折騰。
定量的說法,我不太認同,可以知道孩子大概能吃多少,但不是每一次都要相同。將心比心,我們自己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為什麽卻要求孩子每頓飯都要胃口相同呢?更何況,那「一碗」可能本來就超出孩子的飯量,每天為了孩子吃不下焦急、生氣,不是很划不來嗎?孩子如果本來就不愛吃東西,一上桌,看到那麽一「大」碗飯等著他,想必壓力重重,再好吃的東西也吃不下。所以家有小胃口的孩子,請給少量的飯菜,讓孩子可以吃完,藉由成就感,激發他吃東西的興趣。
想提高孩子的胃口,有人會去找開胃秘方。許多媽媽都分享了經驗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過程。有的讓孩子剝豆子、有的炒菜、有的烤麵包、有的下水餃、滿足了孩子喜歡模仿媽媽的心理,也讓孩子有了自己也可有所貢獻的成就感,孩子吃得開心,胃口自然大開。
一餐不吃,不會傷身體
兒子五歲時,有一天我們從兒童博物舘回到家已經五點了,煮好晚餐,兩個孩子一上餐桌,異口同聲說:「吃不下。」「吃不下就下去。」「真的可以不吃嗎?」「當然,你們的肚子你們最清楚,不餓就不需要吃。」兩人很開心的下去玩。三歲的女兒有點不放心,回來問我:「今天晚上不吃,明天早上可以吃,對不對?」看她一副認真的表情,忍不住逗她:「明天的事,明天才知道啊!我怎麽知道你明天餓不餓。」「可是,我現在不餓,明天會餓啊!明天可以吃早餐對不對?」不忍心再折磨她「不要擔心,明天會有早餐的。」女兒這才放心的走開。
孩子一餐不吃是不會傷了身體的。我發現在吃飯這件事上,若能尊重孩子,他們在飯桌上的配合度也會相對的提高。
有位媽媽描述她在家和不到二歲孩子奮戰的情形:「吃飯時間不肯吃,過不久又叫餓。怕他正餐吃不下,吃飯前一小時他肚子餓了,也不敢給他吃東西。但餓著了他,真正吃飯時又吃不多,真不知如何是好?」
我告訴她,幼兒肚子餓的時間,和我們大人是不同的。嬰兒期,三、四個小時喝一次奶,吃了固體食物之後,仍會延續少量多餐的習慣,這是很正常的情形。至於育兒書上提到定時定量,是為了配合大人的作息時間,不一定是孩子的需求。少量多餐最終會發展成三餐的模式,只是需要給孩子一點時間去調適。這也是為什麽學校會有點心時間。如果爸媽仍不放心或不方便,堅持三餐原則,那麽孩子肚子餓了,還是先給一些簡單的食物,如水果填一下肚子吧!否則餓過頭了,孩子食慾也會減低。
每一個孩子的胃口都不同,孩子吃得下的量就是足夠的量。有些媽媽看到朋友家同年齡的孩子每餐都吃一碗,也就餵自己的孩子每餐一碗飯。孩子有時吃得完,吃不完時硬塞也没用,弄得母子都很折騰。
定量的說法,我不太認同,可以知道孩子大概能吃多少,但不是每一次都要相同。將心比心,我們自己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為什麽卻要求孩子每頓飯都要胃口相同呢?更何況,那「一碗」可能本來就超出孩子的飯量,每天為了孩子吃不下焦急、生氣,不是很划不來嗎?孩子如果本來就不愛吃東西,一上桌,看到那麽一「大」碗飯等著他,想必壓力重重,再好吃的東西也吃不下。所以家有小胃口的孩子,請給少量的飯菜,讓孩子可以吃完,藉由成就感,激發他吃東西的興趣。
想提高孩子的胃口,有人會去找開胃秘方。許多媽媽都分享了經驗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準備過程。有的讓孩子剝豆子、有的炒菜、有的烤麵包、有的下水餃、滿足了孩子喜歡模仿媽媽的心理,也讓孩子有了自己也可有所貢獻的成就感,孩子吃得開心,胃口自然大開。
一餐不吃,不會傷身體
兒子五歲時,有一天我們從兒童博物舘回到家已經五點了,煮好晚餐,兩個孩子一上餐桌,異口同聲說:「吃不下。」「吃不下就下去。」「真的可以不吃嗎?」「當然,你們的肚子你們最清楚,不餓就不需要吃。」兩人很開心的下去玩。三歲的女兒有點不放心,回來問我:「今天晚上不吃,明天早上可以吃,對不對?」看她一副認真的表情,忍不住逗她:「明天的事,明天才知道啊!我怎麽知道你明天餓不餓。」「可是,我現在不餓,明天會餓啊!明天可以吃早餐對不對?」不忍心再折磨她「不要擔心,明天會有早餐的。」女兒這才放心的走開。
孩子一餐不吃是不會傷了身體的。我發現在吃飯這件事上,若能尊重孩子,他們在飯桌上的配合度也會相對的提高。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