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7, 2007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兼回答Cathy的問題)

當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應以他們個人的獨特性去引導他,而不是在意他們是否學習了我們認為”應該要學會的事情”,對於五歲以下的孩子尤然。

兒子滿一歲時,朋友送了一桶 字母和動物造型的海棉玩具。兒子洗澡時,我把玩具放在浴缸中,拿起大象的模型,就說大象,拿到字母B,就說B,純屬遊戲,只是想讓洗澡變得更有趣。

兒子一歲半時,ABC二十六個字母就全會了。兒子在另一個玩具上看到A旁邊有一個小字 a,就問 我:「媽媽,這是什麼?」「小寫的abc」「教我。」我就把玩具上小寫的abc 唸給他聽。接下來的一個星期 他每天都在玩具前玩半小時以上,在對照大小的ABC,不要我教,一星期後對我說:「我二十六個小寫都會了,你可以考我!」

他對借回家的各式各樣的ABC圖書 ,充滿了興趣。拿著書坐我旁邊:「媽媽唸給我聽!」「A is for Apple, B is for Banana, C is for…..。」再唸一遍,唸了第二遍,第三遍,「媽媽可以了,我自己讀。」。也許是有圖片的關係,他把圖與文字對照學習。兩天後,跑到我身邊,朗朗上口:「媽媽,A –P-P-L-E 是Apple,B-A-N-A-N-A是Banana。」把書裡的字一個一個拼出來,所以他兩歲時,就可以讀Dr. Suess的書了。

根據我所受的幼兒教育的訓練,零至五歲,是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最豐富的時期,所以我準備了一些黏土、顏料、積木等材料,希望讓他自由發揮,結果Lego積木排出的都是ABC,畫在紙上的也都是ABC,讓我大失所望,覺得自己的孩子很沒有創意。

著有”The Hurried Child”的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艾爾克(David Elkind )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三歲以前就會唸書的孩子,一般約佔千分之三至四。我才知道兒子也非 不正常,只是少數而已。一般而言,孩子五歲以上,甚至七歲以上,印刷字對他們才開始有意義。

其實在兒子學會字母的過程,我一直是被動地配合,他喜歡認字讀書,完全是他主動要求的,我不過因應他的需要,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而已。

和兒子相距近兩歲的女兒,則大不相同。洗澡時,玩一樣的玩具,但她只對動物有興趣,對ABC完全視而不見。她喜歡玩沙子和水彩,當初準備給兒子玩的玩具,女兒玩得不亦樂乎, 常常玩得滿臉滿手的水彩和沙子。

為了培養她對書本的好感,我陪她”看”了許多書,講了許多故事,她對書中的文字毫無興趣,我就和她”細看”各種插畫,欣賞各種插畫中的故事人物的表情,去揣摩他們的心情和感受。經由這種經驗,女兒可以看圖說故事,不只表達能力極佳,對別人臉上的表情也十分敏銳,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卻把書當成是最好的朋友。

五歲上幼稚園時,女兒二十六個字母都還沒完全認齊,但由於她對書本培養的深厚興趣,所以她學習英文一路順利,而且進步神速。幼稚園一年下來,就已有二年級的閱讀能 力,到二年級時,她的老師告訴我:「她的閱讀能力已經超過五年級的程度,我不用再測驗她了。」

現年十四歲的女兒,文字已經成為她最好的朋友,寫作是她最喜歡的科目之一。

舉了兒子和女兒截然不同的例子,是想和大家分享幾個觀念:

  •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能力和發展的歩調,應該予以尊重,順勢引導,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反而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間不要比較。不要讓一個孩子活在另一個孩子的陰影之下。我從來不以兒子的例子去要求或強迫女兒學ABC。
  • 研究指出,不論是三歲學會讀書,或是五歲學會讀書,孩子到了三、四年級時,閱讀能力都差距不大,唯一形成差異的是”喜不喜歡讀書”,也就對書本的喜好,才是日後決定閱讀能力好壞的重要關鍵。所以父母應培養孩子與書本的好感,而不要太強求幾歲的孩子應開始認字。



No comments: